拔牙要注意什么?俗话说的好,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要人命,往往很多人认为牙齿疼痛难忍,直接拔除岂不更好,何苦忍受牙科治疗带来的折磨。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拔牙。这拔牙看...
拔牙要注意什么?俗话说的好,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要人命,往往很多人认为牙齿疼痛难忍,直接拔除岂不更好,何苦忍受牙科治疗带来的折磨。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拔牙。这拔牙看似小事儿,但并不是想拔就拔,还需要因“牙”而异。今天就来聊一聊拔牙要注意什么?
在拔牙前,医生都会询问患者有无系统疾病史,如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,术前都要做相应检查和评估,术中严密观察患者体征,术后要持续管理患者全身及拔牙创情况,环环相扣,一环也不能少,因此拔牙看似小事儿,但并不是说拔就能拔,想拔就能拔。
空腹不能拔牙:拔牙前要明确告诉医生目前自己的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,切忌空腹,容易出现麻醉及手术并发症。要做到精神放松,增强自信心,保持情绪稳定。
患高血压、糖尿病等:如患有上述疾病,可能因此产生严重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建议在控制系统疾病下拔牙。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压>180/100mmHg及空腹血糖>8.88mol/l的患者禁忌拔牙。
拔牙较佳时间应尽量选在上午,此时间休息充分、药物作用较佳、术后观察时间充裕。
造血系统疾病(血液病):如贫血、血友病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,体内凝血机能有障碍,拔牙术中术后出血难止,甚至危及生命。
而急性白血病患者,禁忌拔牙;慢性患者如需拔牙,在专科医师配合下,并预防感染和出血。
生理期、妊娠期的女子:原则上,生理期的女子应当避免拔牙,但在生理期要拔掉已经引起疼痛难忍的牙,一定要规范处理,减少出血。怀孕期间遇到牙齿问题需要拔牙的临床实践表明,在妊娠第4、5、6个月拔牙较为安全。
肝肾疾病:如急性肝炎、肝硬化,由于肝功能不好,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,有出血倾向,拔牙后的创口易出血不止。
另外,在拔牙时间上,对于正常患者来说,上午下午是没有区别的。恶性肿瘤患者应避免拔牙;剧烈的运动、劳累后,饮酒之后均不宜拔牙。
除了在拔牙前要了解这些禁忌症外,拔牙后的注意事项也不少:
1、拔牙部位放置的棉纱卷需咬半个小时后吐出,吐出后在24小时内有淡血水属正常现象。
2、纱卷吐出后,不要用舌头舔伤口,不要吸吮伤口和频繁吐口水,也不要用手或其他东西触摸伤口。
3、拔牙后24小时可进食流食、软食,切忌吃太烫和过硬的食物。
4、拔牙后1-2天内不能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,不饮酒、不吹乐器,不洗热水澡。
5、拔牙后24小时内不漱口、不刷牙,24小时后可刷牙,但不可触及伤口。
6、麻醉药效一般在2-3小时后消失,此时伤口略有疼痛,请根据医嘱使用消炎药。
7、如果拔牙后发生伤口出血量多、剧烈疼痛、发烧、肿胀等情况,应及时复诊。
8、除智齿和多生牙外,一般拔牙后均需要修复,一般情况下伤口完全愈合需要1-2个月。
9、不可用自来水漱口,应使用凉白开水或矿泉水漱口。
【温馨提示】以上就是关于“拔牙要注意什么”的相关介绍了,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,欢迎在线咨询我们的健康顾问,我们将真诚为您解答。